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基金 >  >> 
当皇帝也会被鸡娃,万历的课表有多恐怖?|新视野
来源:顶端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5 05:25:15

明朝皇帝万历28年不上朝,从“怠政”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,万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皇帝,他厌恶形式主义,却又喜欢上纲上线,动辄易怒,性格乖戾。


(资料图片)

作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性格格外突出的皇帝,万历的个性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。许多研究者认为,作为皇帝,万历的个性对其所处的时代,乃至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,都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这样一个万历皇帝,又是如何养成的呢?

特约撰稿人:郑宁,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,明清史专家

编辑:莉莉周


1.万历的课表

万历,本名朱翊钧,是隆庆皇帝的第三子,上头本有两个哥哥,但先后早逝,因此在五岁时就被立为太子;到了十岁那年,其父隆庆皇帝驾崩,朱翊钧顺位登基,成为了大明王朝第十三任皇帝,年号万历。

可以说,无论是被立为太子,还是后来登基为帝之初,万历都还只是个孩子,一开始是幼儿园中班,之后也只是小学三年级。因此那些年里,尚处于学生年纪的他,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,当一个优秀的皇帝练习生,为将来亲政做准备。不用说,万历拥有当时最顶级的教学资源配置。

《万历十五年》告诉我们,万历的学习内容归纳起来就三样:经书、书法和历史。

这三门课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经书,也就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。“四书”是《论语》《中庸》《大学》《孟子》,“五经”则是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。这九本书都要背的滚瓜烂熟。但把书背熟只是基础,重点是理解其中的深奥道理。

也就是说,把书背下来是第一步,第二步是读透,读懂,能提到书的内容张嘴就来,旁征博引。这就要求下功夫学习相关的著作。以四书五经中最短的《大学》为例。《大学》虽是“四书”之一,但其本质是一篇文章,由儒家大师朱熹从《礼记》中单独抽取,大概两千多字的篇幅。万历学习《大学》,首先得把这两千多字全文背下来,一个字都不能错。

背熟之后,接下来万历要精读南宋理学大师真德秀的名作《大学衍义》。这本书可就没那么容易了,43卷,将近46万字。

读完了这本大部头,为了切合现实,万历还得学习明朝著名学者丘濬的著作《大学衍义补》。《大学衍义补》有160卷,听着就很吓人。把这两本参考书都读透、读懂了,才算是勉强学完了《大学》这一本经典。

古人说读四书五经,九门课,这学习负担可以说是相当沉重。

但别忘了,经书还只是万历学习内容的三分之一。接下来他还要学习书法。这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,而且作为皇帝,字还必须加倍地写得好看,不然的话,批奏折,给大臣题词、官员写匾,怎么拿得出手?所以万历从5岁被立为太子后,就开始练习书法,字确实写得不错。

最后一项学习内容是历史,这也是从古到今文科生的必修课。不过万历上的历史课跟我们不太一样,他上的是专门史,重点学习治国理政相关的历史。比如说《贞观政要》,说的是唐太宗治国理政的经验集。《皇明祖训》,明太祖朱元璋留给后世子孙的规矩。还有《通鉴纲目》,大师朱熹编纂的历史读物。

考虑到万历还很小,学习能力还有限,他的老师、内阁首辅张居正还亲自出手,编了一本名叫《帝鉴图说》的教材,图文并茂,用插图的方式讲解历史上各种好皇帝和坏皇帝的故事。

为了让万历能读透这些书,明朝对皇帝的教育,实行的是终身制,就是一个皇帝从小到大、从生到死,年年月月,都要持续学习。

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叫做经筵,每年有18次,朝中的大臣都要来给皇帝上课;小规模的叫日讲,由专门选派的文臣给皇帝讲课,风雨无阻、全年无休。

其中日讲的频率最高,也最辛苦。起初日讲只安排在上午,后来为了加强历史教育,又在下午专门加了一节课。万历登基之后,因为年龄实在太小,怕上的课吸收不了,就额外增加了一节课用来复习,叫做温讲。

你看,每天这么密集的课程安排,万历想玩一下,偷个懒,那自然是没机会了。

不可否认,经过这种填鸭式教育,让万历的文化知识水平,那是相当高。后来他说自己五岁就能读书。得意之色,溢于言表。

2.团队作战,密切鸡娃

众所周知,孩子都贪玩,再说了,学习本来就是件反人性的事,吃喝玩乐才是人的天性。别说孩子了,就是一个成年人,也会忍不住想偷懒。

万历肯定也有想丢下书本出去玩的时候,但只要他表露出一点点想法,做出一点点偷懒的事,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。

作者:黄仁宇

谁来惩罚皇帝呢?黄仁宇先生告诉我们,敢罚万历的人,不仅有,还不止一个,简直是团伙作案。

首先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,作为亲妈,她责罚儿子是最理直气壮也最下得了狠手的。李太后对万历的学业非常上心,一丝不苟,但凡万历敢偷一点懒,耍一点小脾气,比如该背的不背,该学习的时候偷懒了,只要是被李太后听到了,不用说,不管三七二十,骂一顿再说,完了,完了再进入正题:罚跪,一跪就是几个小时。

除了亲妈,还有一个人也会责备万历,那就是皇帝的首席老师、内阁首辅张居正。

万历生母李太后

名义上内阁大臣都是皇帝的老师,但由于政务繁忙,许多内阁大臣是没时间亲自去上课的。可张居正张老师不一样,无论工作有多忙,他都要亲自给皇帝上课。特别是他编写的那个课本《帝鉴图说》,更是要由他来亲自讲授。

张居正不仅给万历讲授知识,还会检查皇帝有没有认真复习。如果万历背书背的磕磕绊绊,或是回答问题结结巴巴,张老师立马就会以严师的姿态质问万历,搞得他无地自容。史书上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案例,说有一次万历读《论语》,其中有一句叫“色勃如也”,给读成了“色背如也”。张居正立刻高声厉喝:“应该读‘勃’!”

这一嗓子,吓得万历直哆嗦,就连旁边的太监、侍卫等人都吓了一大跳。作为一个大臣,敢这么呵斥皇帝,可见张老师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当臣子,更说明,他在万历面前是树立了绝对的权威的。

有一个想象可以从旁证明,据说,每次只要万历犯了错,他那个虎妈李太后,就会这么说:“我去告诉张先生,让他知道,怎么样?”万历一听这话,立马就乖了、怂了。

除了李太后和张居正盯着,还有万历身边24小时盯着的人,谁呢?宦官冯保,也是万历的大伴。

只要万历敢偷懒或是不认真,冯保就会马上向李太后、张居正打小报告。就算他忙于工作,不在现场,他手下的那些小宦官,也会源源不断把万历的学习情况,报告给他,然后再由他报告到太后、张老师那里。如果万历偷懒,自然是一顿责罚了。

这三人配合,天衣无缝,朝准一个目标,团体作战,对万历进行疯狂的鸡娃式教育。万历很不幸地,从5岁开始,就处于二十四小时、全方位的监视下。


小时候的万历,那些挨骂、罚跪的经历,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重的阴影。成年后,虽然万历经常会自鸣得意自己小时候是超级学霸,但一提到当年张居正等人的斥责,那感觉,那滋味,还是非常不舒服的。

所以,这样痛苦的学习经历,对万历来说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一种扭曲的心态。

亲政之后,万历虽然不再受老师、母亲等人的束缚,但有意思的是,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,一直自觉地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即便后来他连朝会都不去,躲在宫里就是不上朝,可上课他始终保持着,而且是一直延续到去世,所谓活到老、学到老。

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