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《活着》
泰戈尔说: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”我觉得这句话是对《活着》这本书最好的诠释。只有理解了死亡,才会更加珍惜当下;只有懂得死的意义,才明白生的可贵。不过人都是在哭声中出生,又在哭声中离开,不同的是每个人活着的姿态是不一样的。
书中的主人公福贵是死亡的见证人和苦难的修行者,小说以福贵的视角道出了整个故事。少年时的福贵是个大少爷,因为嫖娼和赌博败光了家里的一百多亩地。父亲因他气死,母亲患病去世,妻子家珍患上软骨病而死,儿子有庆因为救县长夫人被抽血过多而死,女儿凤霞因难产死在医院,女婿二喜在工作时被水泥板压死,最后连孙子苦根也因为食用黄豆过多而死,只留下福贵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。家人一个个相继离福贵而去,最后只留下他一个人,我感觉他在赎罪,又感觉他在为了生而生活。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,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。《百年孤独》中说:“人生的本质,就是一个人活着。”也许,正是这份孤独赋予了福贵独立、坚韧和自由的力量吧。
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有庆的死,作者余华只用了一句话就打开了读者的泪腺:“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,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,月光照在路上,像是洒满了盐。”有庆勇于献血,仅仅是想救一位孕妇,没想到自己因此丧失了生命;福贵作为父亲,仅仅是想听儿子赤脚从城里跑回家的声音,却听到了儿子的死讯,丧子之痛,如何言表?福贵就静静地将儿子埋葬了,没有流泪,只有默默放下和无声的哀痛与惋惜。回到家,他当做无事发生,仿佛在进行一次无声的抗议。可是,在死亡的面前,人类渺小如蝼蚁一般;在生的面前,人类却一次次的飞蛾扑火。
有一段时间我畏惧死亡,但是又对死亡保持着一种好奇心。我畏惧死亡,怕自己死了以后父母没有人照顾,怕在天上看见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和无奈。我也畏惧父母的死去,担心他们离开的时候还记挂着点什么,害怕失去他们,因为他们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,难以割舍。可我又对死亡保持好奇,因为想着自己可以不用顾虑那么多东西,不用为了生活奔波,那样的轻松和快感,是我想感受到的。可终究是畏惧战胜了好奇。看完《活着》以后,我明白了,其实生命的每一秒,都在为下一秒延续。我想用力地活着,也许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为了愿望的实现,为了不留下遗憾,为了这场与死亡的长跑能表现得更加精彩。“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”
对于生,我们承欢相迎;对于死,应该温情相送。我们其实缺的不是面对死亡的勇气,而是面对死亡的坦然接受。我们总是选择逃避,让时间来治愈一切悲痛,但是我们忘了,死亡,也是生命的一部分。“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是因为不得不来;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,是因为不得不走。”其实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,遗忘才是。愿我们都不惧死亡,能生如夏花,坚韧地活着,活出自己的精彩与绚烂。
(作者:益阳市第六中学2103班 廖嘉慧;指导老师:王艳群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随着洪水逐渐消退,黑龙江省涉汛地区正在加快灾后重建工作。位于黑龙江
1、臀部着地,大腿抬起与地面垂直,膝盖微微弯曲,双手放在身体两侧。
新华社雅典8月27日电希腊气候危机和民防部长基基利亚斯26日说,过去近4
郑州3条地铁拟确定站名【大河财立方消息】近日,郑州地铁网站根据地名